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IMF报告《世界经济展望》

文件大小:未知

级别评定:★★★★★

添加时间:2015-12-16 16:25:15

最后更新:2015-12-18 17:48:43

下载积分:0分 (只有会员文件下载时才需要相应积分验证)

总浏览:

总下载:47

发布人:george15135

  • 如果您发现该资源不能下载,请在本站论坛提出,管理员会及时处理。
  • 未经本站明确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源。
  • 本站资源均为网友提供交流,仅供教学、研究使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自行删除。
    0
资源简介

IMF继续调低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

  在2015年10月6日发布的IMF《世界经济展望:针对低商品价格进行调整》(World Economic Outlook:Adjusting to Lower Commodity Prices)报告中,IMF的研究人员预计,全球经济2015年将增长3.1%,比2014年低0.3个百分点,比2015年7月《世界经济展望最新预测》的预测值低0.2个百分点,2016年则预测增长3.6%。10月份的预测均比4月和7月的预测有所调低。报告认为,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前景依然不均衡。相比去年,发达经济体的复苏预计将略有加快,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活动预计将连续第五年放缓,主要是因为一些大型新兴市场经济体和石油出口国的前景减弱。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流向新兴市场的资本减少、新兴市场货币面临压力以及金融波动加剧的环境下,前景面临的下行风险已经上升,特别是对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

  IMF首席经济学家毛里斯?奥布斯菲尔德(Maurice Obstfeld)指出,这些预测反映了世界经济受到至少三股强大力量的共同作用。第一,中国的经济转型——从出口和投资带动型增长及制造业,转向更注重消费和服务业;第二,也是相关的一点,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第三,美国即将加息,这可能带来全球影响,加剧当前的不确定性。

  IMF认为,全球增长依然处在温和状态,并且再次出现了低于几个月前预测的情况。尽管各国特定的冲击和发展变化起了一定作用,但发达经济体复苏步伐持续缓慢以及新兴市场连续第五年增长下滑,这种现象表明中长期的共同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因素包括,危机以来生产率增长低迷,一些发达经济体面临危机遗留问题(公共和私人债务高企,金融部门薄弱,投资水平低),人口结构变化,许多新兴市场在危机后信贷和投资高涨后正在进行调整,中国增长的调整带来重要的跨境影响,需求减弱和生产能力提高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金融市场波动加剧

  报告指出,人民币贬值后,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在8月加剧,全球避险情绪加强,许多新兴市场的货币贬值,全球股票价格急剧调整。早些时候波动性的暂时加剧与以下因素有关,即围绕希腊债务谈判的事件,以及6-7月中国股票市场急剧下跌和中国当局随后采取的政策措施。随着美国即将首次提高政策利率、全球前景恶化,新兴市场面对的金融条件自春季以来已经收紧,特别是在近几个月:美元债券利差和长期本币债券收益平均扩大了50-60基点,股票价格下跌,汇率贬值或面临压力。但发达经济体的金融条件继续保持宽松,实际利率依然很低,即使美国和英国即将提高政策利率。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引发连锁反应

  报告还重点分析了商品价格的下跌问题。报告指出,石油价格在春季从1月的低点回升,此后又大幅下跌,原因是供给强劲,与伊朗核谈判达成协议后未来产量将增加,以及全球需求减弱。金属价格也已下跌,原因一方面是全球需求方面的担忧,特别是中国的大宗商品密集型投资和制造活动下滑,另一方面是过去矿业投资高涨之后供给增加。

  对于许多实行灵活汇率制度的大宗商品出口国,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已导致其货币大幅贬值。但更广泛而言,新兴市场的货币自春季以来就已显著贬值,特别是在8月,而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近几个月的汇率变动相比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期间的情况而言相对温和。这些实行浮动汇率的货币之间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基本面的变化——增长前景减弱、贸易条件恶化的国家面临货币贬值压力,这是全球调整的一部分。经历汇率大幅持续变动的国家,其净外部需求很可能显著变化。

  IMF认为,这些全球因素和各国特有的发展变化情况表明,与早先的预期相比,2015年和2016年的经济复苏会有所减弱,下行风险增加。

  发达经济体增长率将小幅上升

  至于发达经济体,IMF预计今年和明年的增长率将小幅上升。今年的走势主要反映了欧元区温和复苏的增强以及日本经济回到正向增长,这得益于石油价格下跌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一些情况下还得到货币贬值的支持。一些出口大宗商品的发达经济体(特别是加拿大和挪威)增长减缓,以及除日本外的一些亚洲经济体(特别是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的增长也在减缓,这使得发达经济体增长回升的步伐放缓。失业率在下降,但潜在生产率的增长依然疲弱,包括在复苏更为稳固的美国。这加剧了对中期前景的担忧。预计2016年增长将有所回升(特别是在北美),但中期前景依然低迷,这是投资下降、人口结构变化不利以及生产率增长疲软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近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进一步下降,对于净进口大宗商品的多数发达经济体而言,这应起到支持需求的作用,但新兴市场的增长放缓意味着出口减弱。

  大宗商品价格的再度下跌会使发达经济体的总体通胀在今后几个月里再次面临压力,并可能使核心通胀随经济不断复苏而回升的过程有所拖延。尽管核心通胀一直较为稳定,但总的来说仍大大低于中央银行的目标。今后的前景是,尽管失业率下降、中期潜在增长减弱,通胀仍将处于低水平。

  新兴市场增长差异较大

  新兴市场的增长前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很大差异,但今后的增长普遍将减弱,预计增长将连续第五年下滑。这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石油出口国增长减弱;中国增长放缓,对进口密集型投资的依赖下降;信贷和投资高涨之后的调整;以及由于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一些国家的国内冲突,其他大宗商品出口国(包括在拉美)前景减弱。

  对于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来说,外部条件正变得更为困难。尽管货币贬值有利于净出口国,但由于发达经济体复苏疲软、中期增长前景不强,它们带来的“拉动”作用相比之前的预期会更弱一些。流向新兴市场的资本近几个季度有所放缓,美国政策利率将从零下限水平上提高,这很可能导致外部金融条件有所收紧。中国的增长减缓到目前为止符合预测,但其跨境影响看来比早先预期的更大。这体现在大宗商品(特别是金属)价格下跌,对中国的出口下降(特别是在一些东亚经济体)。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预计在2016年将回升。这主要是因为2015年处于经济困境的国家(包括巴西、俄罗斯,以及拉美和中东的一些国家)衰退程度减轻或经济状况部分实现正常化,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活动加快回升带来的溢出效应,以及对伊朗制裁的放松。中国的增长预计将进一步减缓,尽管这一过程将是渐进的。

  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全球增长慢于预期、全球金融条件将收紧,这些因素都会对低收入国家的前景产生不利影响。一些国家由于能够容易地利用外国储蓄,并且接受了大量外国直接投资(特别是在资源丰富的国家),其经常账户有庞大的逆差,因此特别易于遭受外部金融冲击。

  下行风险依然存在

  鉴于近期前景所面临风险的分布状况,全球增长更有可能弱于预期,而不是强于预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概述了可能抑制全球复苏的一些重要转变,包括:

  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这虽然有利于大宗商品进口国,但会使大宗商品出口国的前景变得复杂,其中一些出口国的初始状况已经面临压力(如俄罗斯、委内瑞拉、尼日利亚)。

  在中国,如果朝着更加市场化、消费驱动的经济增长的再平衡过程比预期更具挑战性,则经济增长的放缓会比预期更为严重。中国当局的目标是使经济转向更大程度上靠消费带动的增长,同时不使经济活动过度放缓,另外还要减轻金融脆弱性,并实施改革以提高市场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在实现上述目标的过程,中国当局面临艰难的权衡取舍关系。

  资产价格发生破坏性变动,金融市场波动进一步加剧,这可能使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资本流动发生逆转。此外,对中国增长潜力的再度担忧、希腊在欧元区的未来、石油价格急剧下跌的影响以及波及效应都可能引发市场动荡。金融市场波动性的加剧会给发达经济体的金融稳定带来挑战(例如,如果金融波动的加剧伴随着风险溢价的突然反弹),从而通过金融条件收紧和资本流动逆转等渠道,对新兴市场造成显著的溢出影响。

  新兴市场依然可能受到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下跌和美元大幅升值的影响,这会使一些国家的公司资产负债表进一步承受压力。美元进一步贬值可能给美元债务人带来资产负债表和融资风险,特别是在新兴市场经济体。过去几年里,这些经济体的外币公司债务已经显著增加。

  乌克兰、中东或非洲一些地方不断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损害信心。

  发达经济体面临的主要中期风险是,已经很低的增长水平进一步下降到接近停滞,特别是如果随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前景减弱,全球需求进一步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通胀持续低于目标水平的现象可能变得更加根深蒂固。在新兴市场,中期风险来自中国经济“硬着陆”或潜在增长显著放缓,或更普遍的潜在增长下降带来的溢出效应。

  靠改革提高产出仍是政策重点

  在政策建议方面,IMF指出,应重视政策升级,避免陷入低增长陷阱。在采取措施支持需求的同时,实施结构性改革,以提高实际和潜在产出,这仍是经济政策的重点所在。

  在发达经济体,宽松的货币政策依然十分关键,在必要时还应采取宏观审慎政策控制金融部门风险。具有财政空间、产出缺口较大或严重依赖净外部需求的国家(如德国)在近期内应放松财政态势,特别是通过扩大基础设施投资。的确,只要需求支持能够提升信心和促进投资(这在许多发达经济体一直滞后),就也能促进实现更高的潜在产出。结构性改革议程因不同国家而异,但主要支柱是采取措施提高劳动力参与程度和趋势就业水平,促进劳动力市场调整,解决遗留的债务积压问题,以及降低进入产品市场的壁垒(特别是在服务业)。

  许多新兴市场提高了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由于汇率灵活性提高、外汇储备增加、在更大程度上依赖外国直接投资和本币外部融资,以及政策框架普遍增强,许多国家目前能够更好地应对不断加剧的波动性。然而,在更复杂的外部环境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以下两个方面之间面临着艰难的权衡取舍:一是在增长(实际和潜在增长)减缓环境下支持需求,二是在更为困难的外部环境下降低脆弱性。许多经济体相应放松了宏观经济政策。然而,鉴于增长表现、宏观经济状况、对大宗商品冲击的敏感性以及外部、金融和财政脆弱性的不同,各国进一步放松政策的空间存在很大差异。

  例如,面对大宗商品相关收入的下降,大宗商品出口国必须作出调整——如果在大宗商品繁荣期间建立了财政缓冲,则可以逐步调整,否则就需要更快地调整。在实行灵活汇率制度的大宗商品出口国,货币贬值有助于抵消贸易条件损失对需求的影响。然而,汇率急剧变动也会加剧与公司高杠杆和外币敞口有关的脆弱性。因此,汇率政策应考虑金融稳定。同时,各国需实现经济多元化。旨在提高生产率和消除生产瓶颈的有针对性的结构性改革有助于各国实现出口基础的多元化。

  在石油进口国,石油价格的下跌缓解了价格压力和外部脆弱性,这会减轻货币政策负担。但是,在出口其他大宗商品的石油进口国,上述有利影响被出口价格的下降及由此发生的汇率贬值所抵消。

  在不具备财政空间的石油出口国,石油收入的下降要求减少公共支出。具备财政空间的国家应当逐步调整财政头寸,但应制定和启动中期调整计划,以维护政策可信性。

  在实行灵活汇率制度的大宗商品出口国,货币贬值有助于抵消贸易条件损失对需求的影响,但在一些国家,汇率的急剧变化可能加剧与公司高杠杆率和外币敞口有关的脆弱性。

  许多经济体迫切需要实施结构性改革以提高生产率和消除生产障碍。


 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15/02/

资源评论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